內容導讀:作者指出:國產中間件基于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的政策支持下,已經全方面的進軍企業和政府的核心關鍵系統,國產化比例逐年升高,并呈現快速增長。國產中間件正成為中國基礎軟件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中堅力量。
關鍵詞:中間件 國產化 信息安全
在“十九大”號召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的政策環境下,基礎軟件因為與信息安全底層架構的相關性息息相關,因此也獲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會。2017年,國產中間件在得益于開源環境不斷優化和開放的條件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的驅動下,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創新,創新型產品和行業綜合解決方案在市場拓展方面日新月異,國產中間件應用生態市場穩步搭建。
2017年中國中間件市場總體規模達到62.2億元,同比增長12.5%。受益于“十三五”規劃,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相關的政策規劃,中間件的需求隨著行業信息化進一步提升也響應增大。預計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傳統行業的在數字經濟的催生下的升級轉型,中間件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增速保持穩定。預計2018年中間件市場規模將達到70.8億元,同比增長為13.8%.
在中間件國產化的過程中,一些國內廠商逐漸凸顯。如東方通在政府行業、中創在金融行業、寶蘭德在電信行業中都有比較突出的亮點表現。未來中間件市場的國產化趨勢會是一個逐步發展,穩中求進的態勢,國產中間件市場地位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尚需時日。在此過程中國內廠商需要持續不斷改善產品、提升服務質量來贏得用戶的青睞。
問題與建議
一、國產中間件發展面臨的挑戰
承然,國產中間件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并且在多個領域,包含政務、軍事、金融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的進步,但是在非涉密純商業市場領域,依然面臨市場地位有待提升的問題,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核心技術的研發需要進一步加強。國產中間件對內核層面架構級、深層次的修改能力開發與應用遷移的技術積累尚不完全成熟,沒有實現硬件設備與中間件的適配和優化,導致國產中間件在功能性能、用戶體驗等方面與國際主流產品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產業生態體系有待完善。我國中間件廠商目前仍主要各自為政,廠商之間缺乏有效的技術合作,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缺乏產品之間適配,導致難以滿足用戶兼容性和多樣化需求,限制了國產中間件的推廣使用。
三是企業用戶認可推廣有待加強。當前國內中間件市場長期被IBM、ORCALE所占據,國外的中間件系統實際上國內大多數企業的使用習慣,用戶對該系統產生了極強的依賴性,短期內難以接受國產中間件,對國產中間件的性能、易用性、品牌知名度的認知存在偏差,使用信心不足。此外,部分企業用戶一味追求國外品牌,沒有了解或者缺乏了解國產中間件針對性的本土優化工作,再加上相關產業和應用部門缺乏有效的統籌協調,導致國產中間件在搶占國外產品的市場份額的時候存在較大難度。
二、中間件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無論是云還是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化、人工智能等IT熱點,其實都離不開軟件基礎設施產品的支持。以中間件技術為代表的產品,可以將各種各樣的應用整合起來,真正地使這些技術應用變成可以快速地拼插,實現多系統的集成和整合以及優化。隨著新興技術的快速進步和商業模式的日趨成熟,對中間件市場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能夠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品已經成為中間件產品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是云化是中間件廠商從傳統軟件產品提供廠商轉變為云服務提供者的必由之路。伴隨著云計算的發展,云化中間件也逐漸在市場中被廣泛宣傳。雖然市場中關于中間件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各廠商也有各自的對于云中間件的理解和產品。但是通常情況下,云化中間件是指一類集成了云計算能力的中間件平臺,通過云化中間件能夠有效整合各種計算資源,對應用服務器、消息中間件、ESB等進行虛擬化,將各種對云計算的支撐需求整合成應用基礎設施資源池。云化中間件是搭建云平臺不可缺少的基石,幫助企業快速利用云計算技術完成從傳統結構向云計算架構的平滑遷移。
二是移動端的發展是中間件廠商拓展市場空間的途徑。隨著移動應用涉及的領域不斷拓展,移動中間件在移動應用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廠商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伴隨著移動應用的發展,現階段移動中間件也被賦予更多的能力和期望,在傳統的跨平臺快速開發能力、后端整合能力、運維及管理能力之外,移動中間件產品的擴展能力與整合能力也成為用戶關心的關鍵能力。目前移動中間件廠商正在從以產品為核心向以行業解決方案為核心轉變。
三是集成多功能的云平臺是中間件廠商整合資源的發展重點。隨著開源社區的不斷活躍和發展,中間件廠商學習和吸收優秀優秀開源軟件的長處,并融合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易用性,這對于滿足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各種各樣的服務需求有著極大的優勢,也對開拓新興細分領域市場有著重要的幫助。
(作者:賽迪智庫軟件產業研究所 鐘新龍)